古錐埤的由來
古錐伯是日治時期白石湖地區開墾史中一位可敬的長者。山區水源不足一直是灌溉農田的一大問題,古錐伯的田區剛好在水圳尾端,平日即經常缺水,若遇乾旱季節,更是收成全無。於是,古錐伯邀集親友,共同開鑿古錐埤與附近池塘,作為蓄水埤塘 ,以解決缺水之苦。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睿智的長者而取名「古錐埤」。
現在「古錐埤」二旁有當年種的相思樹林,彎曲樹影倒映在水中,景色極為優美。每當酷暑炎熱時,在「古錐埤」相思樹下清風徐徐、蟬聲不絕而耳,叫人暑氣全消。池塘原有非常多的牛屎鯽(革條副橘) 羅漢魚 泥鰍 過山蝦 草蝦 河蚌 等台灣原生種魚蝦貝類 可惜因池塘廢置多年
目前已看不到它們的蹤影 。
目前主要生態是貢德氏赤蛙 樹蛙 蟾蜍 與烏龜等 還有樹上為數甚多的五色鳥 台灣藍鵲 樹鵲等鳥類
白石湖 馬丁& 蝴蝶 共同撰稿
2009 04 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