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有機護生態 孩子體驗農耕樂


恭喜--野草花果有機農場於2014/06/15
順利通過台北市政府舉辦/台北市食農教育農場評選!!

想辦親子農務體驗營的動念來自~~瑞秋卡森的一句話:那些能感受大地之美的人 將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 直到生命的盡頭。
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


一顆果子能有多少種子 粒粒可數,
一粒種子會結多少果實 無法計數.

有人這麼說 長期不接觸大自然的孩子 將來容易產生憂鬱症 也容易不專注。
文明化的大都會區 生活空間越來越小 人們與田野大自然的接觸 也日益疏離 我們該如何面對未來??
都市化之後 身處城市的大人與小孩們 再也不能像50-60年代 享有鄉間生活或廣大的居住空間 現代化雖有其方便之處 我們不能否定進步的重要性 但在現代化的同時 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 能多一些與自然界接觸的機會 而不是讓小孩日後成為網路族 變成宅男宅女 這些是身為家長的我們 不能忽視的重要課題。
經營有機農場十九年 我發現老外與台灣人帶小孩來農場 家長讓小孩子接觸泥土的方式 大大不同 親子互動的方式也大不相同 通常老外會讓小孩盡興的與泥巴玩耍 會讓小孩在泥巴裡蹦蹦跳跳 而反觀台灣人 怕小孩弄髒鞋子 上車會弄髒車子 衣服弄髒ㄋ會不好清洗 手與身體不能髒兮兮 要清洗很麻煩 看到菜蟲馬上畏縮不前 也不敢抓蟲 只知道吃蔬菜水果 但不知如何辨認等等 於是無端讓小孩失去與泥土親近的大好機會 父母越呵護小孩 卻讓小孩日後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
我們能照顧小孩一輩子嗎?讓小孩長大後 變成社會白痴 變成禁不起任何挫折的草莓族 將是情何以堪 所以這些因素 值得家長們去省思與探討!!

我生長在山上 孩童時期跟著父母下田耕種 假日得上山挑材 賺取微薄的工資 隨手可採的柑橘 苦桃 土芭樂
閒暇 到森林裡撿拾薪柴 找塊休耕的農田 堆石頭烤番薯 爬樹找鳥巢 找螞蟻窩 曾經誤把蜂窩當螞蟻窩 結果被螫得滿頭包 自己玩泥巴 作泥塑 拔芒草作童玩 等等 這些童年往事 看似辛苦
但卻是何等的幸福

在野外自己跌倒 得自己爬起來 無形中會培養出越挫越勇的個性 在個人的生命過程中(感情 事業 健康) 曾面臨過不少的失敗與挫折 屢戰屢敗 年近半百 一事無成 總能絕處逢生 從事有機農場 沒有被打敗 靠的就是童年的經驗與社會歷練 且經常與大自然和土地親近 培育出獨立與自信的人格特質 所以越挫越勇 屢敗屢戰 而不易被挫折給擊倒 這是個人一點點的生命成長經驗 願與大家分享

其他即時農場活動資訊 配合手機更新方便 會及時上傳FB野草花果有機農場粉絲專頁 歡迎點閱!!

野草花果有機農場位置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野草花果有機農場

2009/01/01

給阿娘

追思~母親的生平~就像日本阿信~

出生
母親 林郭敏 老菩薩 出生於萬里鄉溪底村 阿娘出世三個月左右 外公 外婆
相繼過世 當時的大舅才13歲 要扶養家裡八個小孩 難免力有未逮 不得不 將較小ㄉ妹妹們 相繼送人領養 阿娘就這樣 來到白石湖  開始他的一生

體驗
我們家在白石湖林姓家族中屬於二房 祖父與其兄弟們當時有27甲的茶園 與大片的梯田 有許多的炭窯
要從事生產 不管大人 小孩都得幫忙家業 阿娘在四歲就開始跟著大人 上山種松樹苗 跟著大伯母到茶區幫忙採茶葉 開始體驗人生

為人母
阿娘因是童養媳之故 18歲跟老爸 ~送作堆~ 她的婚姻生活就這樣開啟 一切都是緣分 當年大子出生 偉大的母愛 就這樣開始 接著二子 三子 大姐 我 妹妹 42歲 生下我最小的弟弟 總共五子二女 七個小孩需要阿娘帶養

責任
老爸世襲祖業 從事農作 砌石作工 在山上謀生相當困難 養家本就不易 所以 阿娘 年輕時 白天 就到山上幫忙採茶葉 到伐木區 挑材 用材架扛超過百斤的木材 來來回回 穿梭於林間小路 賺取微薄的工資 或 出去工地做小工 貼補家用 半暝 依然點著油燈 蹲坐在巷落 剖著桂竹 削成竹皮 作笳笿阿的竹編容器 假日 到圓覺瀑布(大潭阿)賣甘蔗 賣ㄘㄨㄚˋ冰 炸甘藷 後來 去尖頂碧山嚴涼亭下 賣麵 賣臭豆腐 他總是無怨無悔 任勞任怨 總是期待他的小孩 將來個個都能成為有用之材 當然 子女們也都相當爭氣成才 大哥 二哥 小弟都相當有成就 不辜負母親對每個人的期望

教育
母親常常教悔每個小孩 不可與人有過節 被人欺負總比欺負人家好 咱們要實實在在為人處事 這雖然是傳統的農家思維 但這幾句諄諄教誨的話語 深深烙印在每個小孩的腦海中
母親 從小離開出生地 但非常重視手足間的感情聯繫 所以他ㄝ一再 叮嚀我們手足間要長幼有序 手足間相處要和藹 互相幫扶 遇人要重視禮貌 等等不一而足 我們都緊緊牢記在心

受教育

母親因為從小未能上學 這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 所以在六十幾歲時 開始到夜間補校求學 印象中 她常拿著放大鏡在查閱字典 戴著老花眼鏡 用鉛筆寫著功課 她一字一字慢慢的寫著 字體是那麼的工整 這ㄝ是他為人的寫照 作人客客氣氣 為人隨和 做事實實在在 從不敷衍推託

種福田
她到過圓覺寺 碧山嚴 當長期的義工 效勞生 去參加誦經團 學習誦經
替家人廣種福田 甚至 添油香 從來不替自己祈福 她總是替老伴和子孫在祈福 期盼她的家人 一切平安順利 直到晚年 皈依法鼓山聖嚴法師 從此持早齋
一心向佛

往生
重陽節的晚上八點零五分 母親走過人生最後的一刻 安詳而無罣礙的離開人間 在阿彌陀佛的聖號聲中 跟隨著聖號的方向 正往西方極樂世界而去 老菩薩即將
開始渡化眾生 幫助眾生 離苦得樂
日後的重陽節 將是我們兄弟姐妹聚會的日子 母親 我們會永遠懷念你 你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偉大的 母親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子孫一同 叩上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林家沒說的那麼好吧?只准去一次能第二次的感覺,第一次去用完餐順便借個廁所感覺不錯還蠻親切的,事隔半年再造訪用完餐小兒子說要上廁所我這個做媽的也順便解放一下,竟落得私闖名宅的污衊,原因是原本的廁所已經不提供外借,需至另ㄧ個地方,而且標示並不明顯,也或許是我大意了,雖然事後老闆娘有請他的小孩道歉,但是這種地方我發誓不會再去了,也請大家要前往前三思,不要落得ㄧ身污名與氣憤,壞了假日的好心情。

馬丁 提到...

你好 你提到的林家 應該是林家美景小吃站 同樣姓林 但並非我們 我們是野草花果 我家農場的廁所在靠近馬路方向 連不是消費的客人 我們都樂意給遊客方便 若您下次來這裡 歡迎到我家來 不消費我們一樣給方便!!至於林家美景小吃站與您的誤會 我也覺得他們的作法這樣不妥!